close

DSC02124.JPG    

我嗜食牛肉麵,幾已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,

如果可以,真想每天早餐都吃牛肉麵!

因此,每客居一個城鎮,總先尋找哪裡有賣牛肉麵,

一旦吃得順口,日後便會不斷光顧,直至搬離這個地方,

牛肉麵店,儼然成為我回憶的座標。


自有記憶以來的第一家牛肉麵店,當屬新竹的「牛肉麵大王」,

該店最早位於舊遠東百貨後面,後來因護城河整修工程,搬至現址民權路與三民路口。

這家店最為人稱道的,非清燉牛肉麵莫屬,

其湯頭看來清澈,喝來卻意外的清甜濃郁,

每每讓人喝到碗底朝天,猶原舔嘴咂舌,

猜測應是以多種中藥材加以熬煮,方得如此清香。

它的牛肉採用台灣黃牛肉,煮得軟嫩、入口即化,

即便是我這般牙齒老邁之輩,總也能將牛肉吃得一塊不剩。

猶記大學某年暑假,曾於該店旁的「風城購物中心」打工,

每日中午必向此店報到,點食大碗清燉牛肉麵,

某日踏進店門,正要向叼著長壽菸的老闆娘點餐時,

老闆娘吐出煙霧說道:「我知道你要點什麼。」令我不禁一怔。

老闆娘說:「你一進來,廚房就開始做清燉牛肉麵了。」

可惜老闆和老闆娘年事漸高,第一線烹煮工作已交由外勞處理,

雖然湯頭清香依舊,但總覺已比不上孩提時所嚐到的滋味。


高中畢業後,首次離鄉背井,北上桃園求學,

大學居於龜山鄉五年,最常吃的牛肉麵店,

要屬復興一路上的「南北合」,以及文德社區裡頭的「德蘭牛肉麵」。

「南北合」採用刀削麵條,

雖然麵條滑溜難夾,總讓胸前添上幾點湯漬,

讓志偉學長封其為「最不適合第一次約會來吃的店」,

但其麵條富含嚼勁,大滷麵、酸辣麵和烙餅、餡餅等也頗具水準。

「德蘭牛肉麵」飼有一隻名喚莉莉的棕色胖母狗,

當客人吃麵時,莉莉總靜靜地蹲在旁邊,露出殷切期盼的眼神,

讓人忍不住賞牠幾塊牛肉,也難怪牠四肢纖細,

身體卻圓滾滾地,煞是可愛。

仔細回想,其實這兩家店的牛肉麵並沒有特別出色,

或許在這裡吃麵的日子,代表的是那些情誼深篤的同學,

以及那段過份揮霍的青春歲月,才讓人難以忘懷吧。


研究所到了台北,在這個到處都有牛肉麵店的水泥叢林裡頭,

最常光顧的莫過於新生南路上的「台大牛肉麵」,

該店又名「大聲公牛肉麵」,原因無他,只因老闆嗓子異常宏亮。

這裡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,便是不分大、小碗之分,

點餐時可指定要下幾球麵,下到四球麵以上,就用小鍋子盛裝,

縱使是麵桶如我,只消點食牛肉麵加三球,便可著肚子滿足步出店門。

它的湯頭看似油膩、實則香醇,牛肉硬度烹煮得當,

加上一大把蔥花和青菜,以及吃到飽的柔韌拉麵,

讓我每次看完牙醫,就來這裡慰勞自己受傷的身心,

可惜近年來由於物價飆漲,麵裡頭先是少了青菜,

後來更限制最多只能加兩球麵,讓人不勝欷噓。

「台大牛肉麵」店裡頭不放惱人的電視新聞,只放經典英文老歌,

嘴裡嚼的是東方麵食,耳裡聽的是西方音樂,

堪為教科書上後現代主義的最佳例證。


離家在外生活已超過十個寒暑,吃過的牛肉麵店超過上百家,

但還是沒有一家店的牛肉麵,比得上媽媽煮的好吃,

媽媽不只一次打趣說:「以後退休,去開『林媽牛肉麵』。」

事實上,如以這般用料及烹煮功夫,只怕賣得再貴也要虧本,

不論牛肉、麵條、青菜、湯汁都是吃到飽為止,

熬煮的用心,又豈是坊間麵店可以比擬。

原來,在有記憶以前,我早已吃過媽媽煮的牛肉麵,

那份美味及蘊含的關愛,二十餘載從未更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chuc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